在追求时尚美观的当下,染发已成为许多人打造个性造型的常用方式。然而,染发过程中涉及的化学物质可能暗藏健康风险,若操作不当或忽视细节,很容易踩坑。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肿瘤内科主任医师潘战和结合多年研究经验,总结出染发前后的避坑要点,帮助大家在变美的同时,最大程度降低健康隐患。

染发前:做好 4 点防护,筑牢健康防线
染发的健康风险防控,从准备阶段就需格外重视。潘战和主任强调,染发前做好以下 4 点,能有效减少化学剂对身体的潜在伤害。
首先,严格控制染发频率是关键。频繁接触染发剂中的化学成分,会增加头皮刺激、过敏等问题的发生概率,长期下来还可能带来更严重的健康风险。因此,建议大家尽量延长两次染发的间隔时间,避免短时间内多次染发,给头皮和身体足够的缓冲期。
其次,在染发产品的选择上,要优先避开高风险类型。潘战和主任指出,永久性染发剂和直发剂的安全风险相对更高,这类产品中含有的某些成分可能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。如果确实有染发需求,不妨选择临时性染发产品,其对头发和头皮的损伤相对较小,能在满足美观需求的同时,降低健康风险。
再者,做好防护措施不可或缺。在接触染发剂时,要避免手部皮肤直接接触,建议佩戴手套进行操作,防止化学物质通过手部皮肤渗透进入体内。同时,涂抹染发剂时要格外注意,尽量避免其与头皮接触,尤其是当头皮存在破溃、炎症等情况时,绝对不能染发,否则会加重头皮损伤,还可能导致化学物质通过伤口进入血液循环,引发更严重的问题。
最后,选择正规、安全的染发产品至关重要。市面上的染发产品种类繁多,质量参差不齐,大家在选购时,要选择符合安全生产规范、有正规品牌标识的产品,仔细查看产品成分表,警惕其中可能存在的有害成分。需要特别提醒的是,不要盲目相信 “植物染发剂” 就绝对安全,部分植物染发剂中仍可能添加其他化学成分,使用前仍需谨慎。
染发后:重视 3 步护理,降低后续风险
染发结束并不意味着健康防护的终止,后续的护理工作同样重要。做好染发后的护理,不仅能帮助维持染发效果,还能减少化学物质残留带来的后续风险。
第一步是彻底清洗头发。染发后,头发和头皮上会残留一定量的染发剂,若清洗不彻底,这些残留的化学物质会持续刺激头皮,增加过敏、瘙痒等问题的发生几率。清洗时,要用温和的洗发水,配合指腹轻轻揉搓头皮和头发,避免用指甲直接抓挠,防止指甲挫伤头皮造成伤口,进而导致残留的化学制品通过伤口感染,引发头皮炎症。
第二步,要注意避免短期内复染。染发过程中,化学物质会对头发的毛鳞片造成一定损伤,使头发变得干枯、脆弱。如果染发后对颜色不满意,急于复染,会进一步加重头发和头皮的负担,导致头发损伤加剧,头皮也会再次受到化学物质的刺激,增加健康风险。因此,即使对染发效果不满意,也最好间隔一段时间,待头发和头皮恢复后再考虑复染。
第三步,密切关注头皮状况,及时应对异常反应。染发后,要留意头皮是否出现红点、鼓包、瘙痒、皮屑增多等异常情况,这些可能是头皮过敏或受到刺激的信号。一旦出现这些症状,首先要停止使用可能刺激头皮的洗护产品,选择温和、无刺激的洗发水和护发素,帮助改善头皮健康状况。如果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出现加重趋势,应及时就医,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,避免情况进一步恶化,引发更严重的头皮问题或健康隐患。

染发虽能让人快速提升颜值、彰显个性,但健康始终是第一位的。无论是染发前的准备,还是染发后的护理,每一个细节都关乎着我们的健康。希望大家能牢记这些避坑要点,摒弃盲目跟风染发的观念,在追求美的道路上,始终将健康放在首位,科学、安全地享受染发带来的美丽改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