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为了补身体,我每天都喝浓鸡汤、吃深海鱼,怎么还是怀不上?” 在生殖科门诊,王女士的困惑道出了不少备孕女性的饮食误区。事实上,备孕期间的饮食并非 “越补越好”,不当的饮食习惯反而可能成为受孕的 “拦路虎”,而科学合理的膳食搭配则能为好孕助力。


高糖、高油、高盐的 “三高饮食” 是备孕路上的首要障碍。长期摄入过多甜食会导致女性胰岛素抵抗,影响卵巢功能,降低卵子质量;油炸食品中的反式脂肪酸会干扰男性精子生成,减少精子数量;腌制食品中的亚硝酸盐则可能损害生殖细胞 DNA,增加胚胎发育异常的风险。某妇幼保健院研究显示,常吃外卖、快餐的备孕人群,其受孕成功率比清淡饮食人群低 23%,且流产风险更高。

除了 “忌口”,备孕期间更需精准 “进补”。叶酸作为预防胎儿神经管畸形的关键营养素,需从备孕前 3 个月开始补充,每日摄入量建议为 400 微克。同时,优质蛋白质的摄入不可或缺,鸡蛋、牛奶、瘦肉、豆制品等食物中的优质蛋白,是构成卵子和精子的重要成分,能有效提高生殖细胞质量。此外,富含锌、硒、维生素 E 的食物也应重点关注:牡蛎、坚果、动物肝脏中的锌元素可提升男性精子活力;菠菜、西兰花中的叶酸和维生素 E 能改善女性卵巢环境,促进卵泡发育。


特殊人群的饮食调理需更加谨慎。对于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,应控制碳水化合物摄入,选择低升糖指数的杂粮、杂豆,避免精制米面;甲状腺功能异常的备孕女性,需在医生指导下调整碘摄入,既避免高碘食物(如海带、紫菜)过量,也防止碘缺乏影响甲状腺功能。值得注意的是,备孕期间应避免盲目服用保健品,部分宣称 “助孕” 的产品可能含有不明成分,反而对身体造成负担,如有需要,应在专业医师指导下选择。
打造备孕友好型餐桌,还需注重饮食卫生与安全。蔬菜水果食用前需彻底清洗,去除农药残留;肉类、海鲜需完全煮熟,避免寄生虫感染;饮用水应选择烧开后的白开水或合格的瓶装水,减少重金属摄入。规律的进餐时间、均衡的膳食结构、健康的烹饪方式,才能让饮食真正成为备孕的 “助推器”,而非 “绊脚石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