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个朋友问我,肝癌这么可怕,怎么避免呢?
我当时没答上来。
其实,这个问题真不好回答。
肝癌,作为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,病因复杂,诱因多样,但看得见的规律却并不多。
不过,如果我们仔细看看已经发生肝癌的患者,就能发现一些共性。
有研究显示,600名肝癌患者的资料中,绝大部分人的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存在一些明显的共性。
虽然这些共性不能完全解释为什么有的人得了肝癌,而有的人却能避开,但它们的确是肝癌发生的“诱因”,是肝脏健康的敌人。
首先,长期酗酒是肝癌的一个重要“助推器”。我们知道,酒精是直接影响肝脏健康的因素之一。
长期酗酒,会增加肝脏的负担,导致肝细胞的损伤,严重的会引发肝硬化。而一旦肝脏出现了硬化,发生肝癌的风险就大大增加。
这个过程并不是一天两天的事,而是长年累月的积累。根据研究表明,长期酗酒的人群,肝癌的发病率是非酗酒人群的数倍。
其实,酗酒本身就已经在消耗身体的自我修复能力,酒精中的乙醇会直接伤害肝细胞,抑制肝脏正常的代谢和排毒功能,逐渐积累的损伤最终可能导致癌变。
其次,霉变食物也在很多肝癌患者的生活中占有一席之地。
食物中的霉菌,特别是霉菌产生的黄曲霉毒素,长期摄入会直接损害肝脏,增加癌变的风险。
很多人觉得,吃霉变食物没什么大不了,但其实这些看似不起眼的“坏”食物,正悄悄在伤害肝脏。
黄曲霉毒素是世界卫生组织(WHO)早就认定的致癌物,它对肝脏的损害是潜移默化的。
长期吃这些食物,肝脏的解毒功能就会受到严重影响,而且一旦肝脏受损,癌细胞就会找上门。
尤其是一些保存不当的谷物、坚果以及某些腐败的食材,霉变很难被肉眼识别,很多人往往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就摄入了这些致癌物。
接下来要提到的,是缺乏运动这个问题。现代人的生活方式相对静态,大多数人整天坐在办公室里,缺乏有效的锻炼。
久而久之,体内的代谢变得迟缓,肥胖、糖尿病、高血压等慢性疾病接踵而至,这些疾病本身就是肝癌的潜在风险因素。
一个研究显示,缺乏运动的成年人中,肝癌的发病率明显高于那些有规律运动的人群。适当的运动不仅能改善血液循环、促进新陈代谢,还能有效减轻肝脏的负担,增强其自我修复的能力。
科学研究表明,运动能够调节脂肪代谢,避免脂肪肝的发生。而脂肪肝正是肝癌的“前奏”,一旦脂肪肝发展到一定程度,肝脏就容易发生进一步的病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