被忽视的“癌细胞”
由于疼痛难耐,他开始想自我了断。也许,命不该绝,万念俱灰的他被妻子找到了。他便想:那就赌2个月,如果2个月没有丧命,那就好好活下去。
因为他 非常喜欢微刻,妻子便劝他继续。而微刻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,有时,甚至一连几个小时都得一动不动。
于是,他尝试着刻自己最喜欢的《滕王阁序》。几个小时下来, 竟浑然不觉得疼痛,遂大喜过望。几天后,又开始刻《红楼梦》。
未曾想,康复11年
最长时间,他一连29天不下小阁楼,吃喝拉撒都在阁楼上,胡子都一寸多长。就这样,医生的 “判决”未成现实。
等到《红楼梦》刻完后,已经超过了医生的“判决”时间 15倍之多。更令人惊奇的是,原本造瘘口处又肿、又硬、又疼‘一碰即出血的转移灶也 早已不知去向。
他就这样康复了, 11个年头过去。
面对这么一位让人肃然起敬的 生命强者,笔者亦再一次悟到 精神心理在自我保健中的 无穷力量。而面临生死考验的肿瘤患者, 激发这方面的巨大潜能,其意义则非同小可。
他的生癌因个性及心理,他的康复,同样源自精神与毅力。这不正是千百位癌症患者的镜子吗?!
页码:上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