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茶叶的世界里,普洱茶以其独特的风味和越陈越香的特性备受茶友们青睐。然而,网上一则 “1 克普洱茶有 5 亿霉菌,相当于喝脏水” 的说法,让不少普洱茶爱好者心生疑虑。那么,事实真的如此吗?今天,就让我们一同揭开普洱茶 “霉菌” 之谜。
普洱茶分为生茶和熟茶,熟茶的制作中有一个关键步骤 —— 加湿渥堆。工作人员会将青茶堆成堆,在其表面喷洒清水加湿,随后用麻布覆盖,让茶叶处于湿热环境。这便为渥堆发酵创造了条件。渥堆发酵过程中,黑曲霉迅速繁殖,它就像一位勤劳的 “工匠”,促使青茶中的有机物快速分解代谢,转化为更易被人体吸收的物质。经过渥堆,熟普洱不仅对胃肠道刺激性减小,口感也变得更为香醇。由此可见,普洱茶的发酵过程离不开微生物的参与,而霉菌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。


不可否认,普洱茶渥堆时确实存在大量微生物,其中包括霉菌、酵母菌和细菌等。有观点称 1 克普洱茶里可能有 5 亿霉菌,从微生物学角度来看,在发酵过程中,以黑曲霉为主的霉菌大量繁殖,这个数量级的霉菌数在特定发酵阶段是有可能出现的。但关键在于,这些霉菌并非都是有害的。黑曲霉在普洱茶发酵里起着核心作用,它能产生多种酶,促进果胶、多糖、蛋白质和脂肪等物质分解,不仅丰富了普洱茶的口感,还提升了其营养价值。并且,黑曲霉会抑制黄曲霉生长,降解其生物酶活性。茶叶中富含的咖啡因、单宁等成分,也能对黄曲霉的生长起到抑制作用。而黄曲霉素,作为一种强致癌物,是人们最为担忧的。但在正常的普洱茶制作过程中,是不会产生黄曲霉素的。


为了验证普洱茶的安全性,相关机构也做过不少检测。例如,广东省疾控中心曾对市面上 40 个品牌、涵盖 1 – 30 年份的 148 份普洱茶样品进行抽检,采用严格的检测方法测定黄曲霉毒素等真菌毒素含量。结果显示,仅有 3 份样品检测出黄曲霉毒素 B1,且最大值为 0.56μg/kg,远低于大米限量 10μg/kg、花生油限量 20μg/kg,与婴幼儿配方食品最低限量 0.5μg/kg 相近。这充分表明,从整体上看,普洱茶的健康风险极低。
当然,我们在饮用普洱茶时也需注意一些问题。要从正规场所购买普洱茶,确保其来源可靠、制作工艺合规。同时,要正确储存普洱茶,避免因储存不当,如环境过于潮湿等,导致茶叶发霉变质。若茶叶保存不当,确实可能滋生有害霉菌,影响健康。


普洱茶发酵过程虽需 “霉菌” 参与,但主要是黑曲霉、根霉、青霉等对健康无害甚至有益的菌种。只要是通过正规渠道购买、正确储存的普洱茶,大家尽可放心饮用,享受它带来的独特风味与养生功效,无需被 “1 克普洱茶有 5 亿霉菌,相当于喝脏水” 这样的谣言所误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