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 99健康网

天气转暖,给高血压老人提个醒:不想患上脑出血,5件事要注意!

2025-07-25
随着气温逐渐回升,很多人会觉得身体负担减轻,但对于高血压老人来说,换季时节恰恰是脑出血的高发期。冬季血管收缩,血压相对容易控制;而天气转暖后,血管舒张、昼夜温差变化等因素,反而可能让血压波动加剧,增加脑血管破裂的风险。想要平安度过这个时期,做好以下 5 件事至关重要。
第一件事:控制饮食,拒绝 “隐形盐”
高血压老人的饮食核心是 “低盐低脂”,但春季很多应季食物可能暗藏风险。比如清明前后的腌笃鲜、腊味春笋等传统菜肴,腌制过程中加入了大量食盐,每 100 克腊肉的含盐量可达 5 克以上,远超每日 5 克的推荐摄入量。此外,酱油、蚝油、豆瓣酱等调味品,以及话梅、牛肉干等零食,都属于 “隐形盐” 的重灾区。建议做饭时用柠檬汁、花椒、香草等天然调料替代部分盐,买菜前查看营养成分表,优先选择钠含量低于 300 毫克 / 100 克的食品。同时,春季新鲜蔬菜丰富,不妨多吃菠菜、芹菜、西兰花等富含钾元素的食材,帮助身体排出多余钠离子,稳定血压。
第二件事:科学补水,别等口渴才喝
天气转暖后,人体出汗量增加,若水分补充不及时,血液会变得黏稠,血流速度减慢,容易形成血栓,进而诱发脑出血。但很多老人担心夜间起夜影响睡眠,常常减少喝水量,这种做法反而有害。正确的补水方式是 “少量多次”,每天饮水量保持在 1500-2000 毫升左右,早晨起床后空腹喝一杯温白开水,能快速稀释血液;睡前 1 小时可喝 100-200 毫升水,避免夜间血液黏稠度过高。需要注意的是,不要一次性猛灌,每次喝 100 毫升左右即可,以免增加心脏负担。此外,尽量少喝含糖饮料和浓茶,前者可能导致血糖波动间接影响血压,后者中的咖啡因可能刺激神经兴奋,使血压升高。
第三件事:稳定情绪,避免 “情绪过山车”
春季气压变化较大,人的情绪也容易变得烦躁或抑郁,而情绪剧烈波动是诱发脑出血的 “导火索”。当人处于愤怒、焦虑等状态时,交感神经兴奋,会导致血压在短时间内急剧升高,对脆弱的脑血管造成巨大压力。因此,老人要学会调节情绪,遇到烦心事时可以通过听戏曲、练书法、与老友聊天等方式转移注意力。家人也应多给予陪伴,避免让老人独自面对重大生活变故。另外,春季阳光充足时,不妨多到公园散步,阳光中的紫外线能促进体内维生素 D 合成,不仅有益骨骼健康,还能改善情绪,帮助血压稳定。
第四件事:坚持用药,切勿擅自调整
有些老人看到天气转暖、血压略有下降,就自行减少药量甚至停药,这种做法非常危险。高血压是一种慢性疾病,需要长期规范用药,春季血压波动本身就更明显,擅自停药可能导致血压反弹,增加脑出血风险。如果感觉血压持续偏低(如收缩压低于 120mmHg),应及时就医,在医生指导下调整用药方案,而不是凭感觉停药。此外,要养成定时服药的习惯,可设置手机闹钟提醒,避免漏服。同时,春季是感冒高发期,老人感冒时不要自行服用含伪麻黄碱的感冒药,这类药物可能升高血压,应咨询医生选择安全的替代药品。
第五件事:定期监测,警惕异常信号
想要及时发现血压波动,定期监测是关键。建议老人每天早晚各测一次血压,测量前休息 5-10 分钟,保持情绪平静,连续测量 2-3 次取平均值,这样结果更准确。如果发现血压突然升高(收缩压超过 160mmHg),或出现头痛、头晕、视物模糊、肢体麻木等症状,要立即休息并服用降压药,若症状无缓解,应及时拨打 120 就医,这些可能是脑出血的前兆。此外,每年应做一次脑血管检查,如颈动脉超声、头颅 CT 等,尤其是有高血压家族史、曾发生过脑卒中的老人,更要重视定期体检,做到早发现、早干预。
总之,春季对高血压老人来说是一道 “健康关卡”,但只要做好饮食控制、科学补水、情绪管理、规范用药和定期监测这 5 件事,就能有效降低脑出血风险。家人也要多关注老人的身体状况,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,让老人平安舒适地度过这个春天。

最新文章

从化疗到死亡仅 1 年,医生坦言:4 种癌症无需化疗,或起到反作用

肿瘤

 

阅读10291

天气转暖,给高血压老人提个醒:不想患上脑出血,5件事要注意!

中医

 

阅读11050

老年人常吃大蒜,身体或有这 3 种改善

中医

 

阅读10513

我国真正 “能喝酒” 的省份,就这 5 个,其他地方差距明显

中医

 

阅读13462

经常吃中药的人,身体有6种症状表现,最好及时就医,别不当回事

中医

 

阅读11680

冀ICP备2024091110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