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医生!!求您一定要救救我爸!”
今年73岁的老王因为剧烈腹痛,倒在家中冷汗直流,幸好儿子发现及时紧急将老人送医,经检测老人的十二指肠出现穿孔,情况非常紧急,再晚一点处理都可能引起感染或内出血等并发症,经过医生手术抢救才成功挽回一条命。
术后问诊,了解了老人日常生活和饮食习惯,发现罪魁祸首竟是吃太多鲜笋了!?
可是笋不是健康食品吗,怎么突然从养生佳品变成健康隐患了?
一、限定美味,春菜第一鲜
雨后春笋冒头,每年春天也是吃笋好时节,作为全球范围内竹子种类和产量最大的国家,世界一半左右的竹笋都来自中国,因此我国也是早早实现了“竹笋自由”,而且中国笋不仅数量多,种类也丰富,不同季节都有自己的时令笋,比如春天春笋,冬天冬笋以及夏秋鞭笋,而且不同地区的笋也有不同风味。
最近春笋的上市,也成为了不少人餐桌上少不了的美味,其实春笋除了好吃,营养价值也是嘎嘎的!
其中富含的膳食纤维有助于改善人体消化功能,和肠道健康,同时增加饱腹感,减少饮食的过度摄入;另外春笋还含有多种维生素,有利于增强人体免疫和心血管健康;此外春笋还含有三萜类化合物和类黄酮等成分,人体摄入后可以调整血脂、血压水平,减少氧化反应,抗肿瘤等作用。
而且春笋属于高纤维低热量的食物,有减肥塑形需求的人也可以多吃,还有研究发现竹笋中含有一定的植物甾醇类物质可以辅助降血脂。
二、食用不当,“鲜”变“险”
虽然春笋是时令蔬菜,但日常如果不注意摄入量或者烹饪方式,也可能引起健康问题,尤其是老年人,食用不当可能引起身体不适,甚至消化道出血,这是怎么回事?
事实上,因为吃笋吃进病房的患者每年这个季节都不少。
2024年春天,浙江宁波某医院就迎来了一波因食用春笋导致消化道出血的小高潮,严重的甚至差点休克。
为什么吃春笋也会这么伤胃?专家对此解释:
一方面是春笋中除了膳食纤维,还有大量的草酸、粗纤维、鞣酸等,其中粗纤维难消化,鞣酸还容易和蛋白类成分反应造成梗阻,而草酸更是会刺激消化道。此外春笋还含有一定的蛋白酶抑制成分,会影响人体蛋白质消化。
所以春笋虽好,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吃。尤其是以下这些人群:
• 胃肠疾病患者:春笋中大量的粗纤维对于消化功能不太好的老人,摄入过多可能会加重消化问题。
• 肝硬化患者:肝硬化患者多伴随腹壁静脉曲张,而春笋中大量的纤维素又容易刺激消化道,摄入过多可能会引起消化道大出血。
• 有尿道结石的病人:因为春笋中含有大量的草酸盐,这些物质容易与人体中的钙反应,生成结石,可能会加重尿道结石病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