耳鼻喉医话
下雨天时,外部环境的湿气容易困阻我们的脾胃,水湿的壅堵会影响脾胃的运化能力;如果脾胃受湿气所困的时间长了,就会虚损,使得湿气重和脾胃虚,形成一个恶性循环。
它具体会表现为什么样呢?脾胃虚弱则气血生化无源、正气不足,使得机体容易被外邪侵袭,所以脾虚的朋友在这个时候会很容易受凉、感冒、生病。如果得病后又没有及时调治,病邪就容易滞留在身体里面,导致鼻炎反复发作。
另一方面,脾气虚弱,不能正常运化水液,水湿会上犯于鼻,这些湿气停留在我们的鼻窍里,或是凝聚成痰湿,于是鼻炎、鼻窦炎就会发作起来。
想要知道自己有没有湿气重的情况,可以看看自己平时有没有以下这6条表现:
1、爱打喷嚏,流清鼻涕,特别是下雨天、早上起来、进入空调房时最严重;
2、脸色发白、发青、发暗;
3、平时不爱出汗,流汗后皮肤发冷,或是出汗也是凉凉的;
4、容易腹痛、腹泻,消化功能差,大便清稀、不成型、粘厕所;
5、畏寒怕冷、手脚冰冷,平时容易颈肩酸痛、腰酸背痛;
6、精神总是不好,人懒懒的,不喜欢说话,也不喜欢运动。
如果有3条以上的这些表现,就说明我们现在体内的湿气比较重,需要及时祛湿,否则感冒、鼻炎、鼻窦炎就会容易找上门来。
雨天祛湿避外邪,用好4个食疗方
耳鼻喉医话
健运脾胃是祛内湿的关键。平时脾胃比较虚弱的人更易湿邪困于体内,而下雨天时,外部环境的湿气容易困阻我们的脾胃,那么我们在饮食上就要多注意。
像是冰淇淋、冻酸奶、冰镇瓜果等生冷寒凉的食物,这段时间最好不要吃,同时空气湿度高时细菌也容易繁殖,因此每餐饭菜最好适量,不留剩菜剩饭,避免过餐的食物被细菌污染。
在日常生活中,我们也可以用一些祛湿的食疗方来进行调理。
通窍祛湿:芡实辛夷粥
最近降雨降温、湿度较大,有些素有鼻炎的朋友可能会受寒,还会出现一些鼻塞、流清鼻涕的情况。这时我们可以用祛湿的芡实,搭配通窍的辛夷花,起到祛湿通窍的效果。
功效:健脾祛湿,通窍固表。
材料:芡实30克,辛夷花15克,粳米100克,盐适量。
做法:将辛夷花用纱袋包好,加适量水煮沸半小时后去渣取汁,再将淘洗干净的芡实、粳米放入药汁中,用文火熬粥,熬至米烂粥熟时,加少许盐即可食用。
用法:一周2~3次。
适宜:鼻炎、鼻窦炎患者缓解期、保健可用,3岁以上可用,蚕豆病可用。
健脾祛湿:四神汤
如果湿气比较重,或是平时脾胃比较弱,出现了吃不下饭,吃饭后肚子胀闷;容易拉肚子,大便不成型,黏马桶;能吃不长肉或者湿气重、虚胖等表现的朋友,可以用健脾补肺,祛湿益气的四神汤来调理。
功效:健脾补肺,祛湿益气。
材料:鲜淮山40克(干淮山15克),茯苓15克,芡实15克,莲子15克(去心),陈皮6克,猪排骨150克。(1人份)
做法:
1、把所有的备料洗净;
2、猪骨剁小块,入锅焯水备用;
3、将所有备料放入锅中,加入适量清水,大火煮开,小火煲1.5小时,加盐即可饮用。
用法:适用于体质较弱、抵抗力差、易感冒、过敏性鼻炎缓解期的朋友。一周1~2次。
儿童用法:3岁以上孩子辨证服用, 3~6岁份量应减半,2~3岁份量应减为三分之一,2岁以下不宜用;蚕豆病可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