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 99健康网

薯片中真正该注意的致癌物是这个

2025-04-29

近年来,关于薯片中致癌物的报道屡见报端,丙烯酰胺、多环芳烃等专业名词频频出现,让消费者在享受零食快乐时不免心生疑虑。这些潜在风险物质究竟如何产生?又该如何理性看待?

其实早在2018年,一篇关于咖啡中含有丙烯酰胺致癌的文章就引起了热议。

那么,什么是丙烯酰胺,它对健康会产生哪些影响,哪些食物中含有丙烯酰胺,如何控制丙烯酰胺摄入?

什么是丙烯酰胺?

丙烯酰胺是一种无色、无味的有机物,可溶于水。在工业上主要用于水的净化处理、纸浆的加工以及管道的内涂层等。

人可以通过消化道、呼吸道、皮肤黏膜等多种途径接触丙烯酰胺,其中经消化道吸收最快,吸收后在体内各组织广泛分布。

丙烯酰胺是一种有毒化学物。研究显示,丙烯酰胺属于中等毒性物质,对生殖和神经系统有害。

丙烯酰胺还存在潜在的致癌性,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在2017年10月27日公布的致癌物清单,丙烯酰胺属于2A类致癌物,意思是丙烯酰胺对人很可能致癌,对实验动物致癌性证据充分,但是对人致癌性证据有限。比如:我们通常吃的红肉,如:牛肉、羊肉,其实也同样是2A类致癌物。

哪些食物里含有丙烯酰胺?

食物中的丙烯酰胺并不是食品添加剂,而是食物中 “还原糖”,如葡萄糖、果糖等和某些氨基酸(主要是天冬氨酸)在高温油炸、烘焙和烤制(超过120℃)过程中,通过”美拉德反应”产生的副产物。

而食物颜色变深,并散发诱人香味的过程,就被称为”美拉德反应”。

丙烯酰胺的含量与两方面因素有关,一个是食材本身,高碳水化合物低蛋白质的食材加工产生的丙烯酰胺通常会更多。

另外是烹饪方法,一般来说,越是烤得焦黄浓香,丙烯酰胺产量越大。

食物颜色越深,丙烯酰胺就越多吗?

不是,食物中的深色并不全都是来源于美拉德反应,也可能是来源于焦糖色素和食物本身植物天然合成的花青素等,而这些都和丙烯酰胺没有关系。前者以酱油、可乐为代表,后者则以黑芝麻、黑米、黑豆为代表。

但是,在烹调过程中,伴随着烹调温度过高、时间过长,很多食物颜色的确会加深,如:红烧肉等,这就是美拉德反应的结果,会伴随着大量丙烯酰胺的产生。

其他常见的深色食物,如:咖啡、可可、巧克力等,在加工过程中都会发生美拉德反应,会含有一定量的丙烯酰胺。

最新文章

甩手法,随时随地强体

中医

 

阅读14969

胡萝卜可能对 某些肺癌患者 不利

中医

 

阅读16715

内代谢环境的自我调节与修复才是对癌症的真正根治

中医

 

阅读18175

心理因素大于药物

中医

 

阅读16761

而中医上把痰分为 两种—— “有形之痰”和 “无形之痰”。

中医

 

阅读12237

冀ICP备2024091110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