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 99健康网

中国癌症高发,都是味精惹的祸?医生:这4种调味品,别再滥用

2025-07-28
近年来,癌症发病率的攀升让公众对健康话题愈发敏感,“味精致癌” 的说法更是在餐桌旁流传多年。但事实上,这种将癌症高发简单归咎于单一调味品的观点,既缺乏科学依据,也忽略了饮食结构、生活习惯等多重因素的综合影响。
世界卫生组织早已将味精列为 “最安全” 的食品添加剂之一。味精的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钠,它在人体内会分解为谷氨酸和钠离子,前者是人体必需的氨基酸,参与蛋白质合成等重要生理过程。只要在正常剂量下使用,味精不会对健康造成危害。真正需要警惕的,是日常生活中几种被滥用的调味品。
首先是高盐调味品,包括酱油、蚝油、豆瓣酱等。这类调味品的钠含量极高,长期过量摄入会破坏胃黏膜屏障,增加幽门螺杆菌感染风险,诱发慢性胃炎甚至胃癌。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成年人每日钠摄入量不超过 2000 毫克(约 5 克盐),但一勺酱油的钠含量就可能接近每日限量的三分之一。
其次是反复使用的油脂,比如炸油条、炸鸡排反复使用的食用油。高温下油脂会产生苯并芘、丙烯酰胺等致癌物,这些物质在体内蓄积,会显著增加消化道癌症的发病概率。实验表明,油脂反复加热 5 次以上,致癌物含量会飙升数十倍。
第三是人工甜味剂,常见于低糖饮料、代糖零食中。虽然这类甜味剂热量低,但研究发现,长期大量摄入会干扰肠道菌群平衡,影响糖代谢,间接增加肥胖和癌症风险。尤其是阿斯巴甜、甜蜜素等人工合成甜味剂,其安全性一直存在争议。
最后是霉变的香辛料,如发霉的花椒、八角、桂皮等。这些调味品受潮发霉后会产生黄曲霉毒素,这是一种强致癌物,1 毫克就可能诱发肝癌。很多人习惯将香辛料长期存放,却不知霉变往往从内部开始,表面看似正常的香料可能已暗藏风险。
癌症的发生是遗传、环境、饮食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,将其归咎于某一种调味品显然有失偏颇。但合理使用调味品,减少高盐、高糖、高油及霉变食材的摄入,确实是降低癌症风险的重要举措。建议日常烹饪时,多用天然食材提味,如葱姜蒜、柠檬、香菇等,既能保证风味,又能减少健康隐患。毕竟,健康的饮食模式从来不是拒绝某一种食物,而是追求整体的平衡与适度。

最新文章

阿莫西林是消炎药?真正的消炎药只有这2种,别用错了

中医

 

阅读15110

吃豆腐有讲究,这几点千万要留意

中医

 

阅读12060

大便次数与寿命有关?研究发现:每天排便在这个次数,身体更健康

中医

 

阅读18474

体内有结节?这 4 类 “发物” 请谨慎食用

中医

 

阅读14013

中国癌症高发,都是味精惹的祸?医生:这4种调味品,别再滥用

肿瘤

 

阅读16244

冀ICP备2024091110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