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常生活中,水果是常见的食物,但你可能想不到,水果吃不够,竟然会增加死亡风险。曾一项研究,从 1990 年到 2017 年,对 195 个国家的饮食习惯与健康情况进行统计,结果发现仅 2017 年,就有 200 万人因水果摄入量不足导致死亡。

这一情况在我国尤为普遍。专家表示,我国居民日均水果摄入量远远低于膳食要求。更令人担忧的是,水果摄入不足甚至成为男性癌症的第三大危险因素,在女性中更是居于首位。
千万不要小瞧水果吃不够的危害。中国疾控中心在《2013 年中国 25 岁及以上人群水果摄入不足的归因死亡分析》中就明确表明了水果摄入不足与死亡风险的关系,预计我国居民会因此平均降低 1.73 岁预期寿命。
由此可见,增加水果摄入至关重要。适当补充水果,可以改善心血管健康,有效预防缺血性心脏病、卒中等心血管疾病风险。
然而,我国人均水果摄入量一直处于较低水平。根据清华大学健康传播研究所发布的相关数据显示,2002 年 – 2012 年间我国居民日均摄入水果仅 40.7 克,并且预计这一数据还会持续降低,这样的现状亟待改善。
但需要注意的是,水果也不是吃越多越好。很多水果本身糖分、热量较高,摄入过多可能会引起血糖波动,多余的热量还会转化为脂肪积蓄在体内,甚至可能导致营养不良。比如荔枝,糖分含量较高,过量食用不仅可能让血糖急剧升高,还可能因影响食欲导致其他营养物质摄入不足。

那么,吃多少水果才健康呢?《中国居民膳食指南 2022》给出了明确建议:成人日均鲜果摄入量最好在 200-350 克,而且不能以果汁代替,这里的克数指的是吃进肚子里的总量。遵循这个建议,才能在享受水果带来益处的同时,避免因摄入不当对健康造成负面影响。
重视每日水果摄入,把控好合适的量,才能为我们的健康保驾护航,让身体更有活力,寿命更有保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