血栓,这个被医学界称为 “沉默杀手” 的隐形威胁,常常在人们毫无察觉时悄然滋长,直到血管被严重堵塞才露出狰狞面目。事实上,当血栓在血管中形成并开始作祟时,身体在睡眠状态下往往会发出一些不易察觉的信号。如果能及时捕捉到这些信号,就能在血栓造成严重后果前采取应对措施。以下四种睡觉时出现的不适症状,尤其需要引起高度重视。

单侧肢体麻木是脑部血栓最常见的早期信号之一。大脑作为人体神经中枢,需要持续且充足的血液供应来维持正常功能。当脑部血管中出现血栓时,局部脑组织会因缺血缺氧而受损,进而影响神经传导功能。在睡眠状态下,人体血液循环速度相对缓慢,血栓对神经的压迫和影响会更为明显,导致单侧手臂或腿部突然出现麻木感,仿佛有无数细小的蚂蚁在皮肤下爬行,同时还可能伴随无力感,比如想抬手抓被子却发现手臂不听使唤,或者下肢无法灵活弯曲。这种麻木感通常不会对称出现,而且会随着血栓的发展逐渐加重,从最初的间歇性发作变为持续性存在。如果在睡觉时频繁出现单侧肢体麻木,很可能是脑部血栓发出的预警,若不及时处理,可能会引发脑梗等严重疾病。
胸闷、呼吸困难多与肺动脉血栓密切相关。肺动脉是连接心脏和肺部的重要血管,负责将静脉血输送到肺部进行氧气交换。当肺动脉中出现血栓时,血管会被堵塞,血液无法正常流入肺部,导致肺部氧气交换受阻。在睡眠时,人体处于平躺状态,肺部扩张空间相对减小,本就受损的氧气交换功能会进一步恶化,从而使人出现胸闷症状,仿佛胸口被一块巨石压住,难以畅快呼吸。随着血栓的增大,肺部血液灌注严重不足,可能会引发肺栓塞,此时患者会突然出现剧烈的呼吸困难,甚至在睡梦中因缺氧而惊醒,若抢救不及时,会直接危及生命。因此,睡觉时频繁出现胸闷、呼吸困难,需立即就医排查肺动脉血栓。

抽筋频繁是腿部静脉血栓的典型表现之一。腿部静脉负责将下肢血液回流至心脏,当腿部静脉中形成血栓时,血液回流会受到阻碍,导致下肢血液淤积,肌肉组织因缺血缺氧而出现异常收缩,引发抽筋。与普通抽筋相比,由血栓引起的抽筋更为剧烈,持续时间更长,往往会让人从睡梦中痛醒,而且抽筋部位多集中在小腿,同时还可能伴随腿部肿胀、疼痛等症状,用手按压肿胀部位,会出现明显的凹陷。这是因为血栓堵塞静脉后,血液无法正常回流,导致液体渗入组织间隙,形成水肿。如果睡觉时腿部频繁出现这种异常抽筋,很可能是腿部静脉血栓在 “作祟”,若血栓脱落,随血液流动可能会引发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。
躺下后头疼也可能是血栓发出的信号。在躺下睡觉时,人体血液循环速度会逐渐放缓,血液粘稠度相对上升,这会增加血栓形成和增大的风险。当血管中存在血栓时,血流受阻会导致颅内压升高,从而引起头疼,这种头疼多为持续性胀痛,有时还会伴随头晕症状,严重影响睡眠质量,使人在夜间频繁醒来,第二天精神状态不佳。如果这种头疼在躺下后出现,起身活动后有所缓解,就需要警惕血管血栓的可能,因为活动时血液循环速度加快,血栓对血流的阻碍相对减轻,头疼症状也会随之缓解。
血栓虽然隐蔽,但在睡眠中会通过各种不适症状发出预警。当出现单侧肢体麻木、胸闷、呼吸困难、抽筋频繁、躺下后头疼等症状时,千万不可掉以轻心,应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,以便尽早发现血栓并采取治疗措施,避免因血栓堵塞血管而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。同时,在日常生活中,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,如适量运动、合理饮食、多喝水等,也能有效降低血栓的发生风险,守护血管健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