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 99健康网

银发族的睡眠困境:超三成老年人正与失眠为伴

2025-08-01
         当城市的霓虹逐渐褪去,多数人已进入梦乡时,却有超过三分之一的老年人正睁着眼睛,在黑暗中等待黎明。一项针对国内 11 万人的荟萃分析显示,我国整体人群的失眠患病率为 15%,而这一比例在老年群体中显著攀升。安徽 4 个城乡地区 871 位老年人的调查数据显示,失眠患病率高达 45.7%;河北 4 个城市 3176 位社区老人的研究则表明,这一比例为 37.75%。冰冷的数字背后,是无数老年人被失眠困扰的夜晚,其中农村地区的老年人面临着更为严峻的睡眠挑战。
         老年人的睡眠本就与年轻人存在显著差异。研究表明,老年人每晚的平均睡眠时间约为 6 小时,整体时长较年轻人明显缩短。这并非异常现象,而是生理规律的体现 —— 人的睡眠时间从 6 岁开始,会以每 10 年约 2% 的比例逐渐减少,到老年时期睡眠时长缩短实属正常。然而,正常的生理变化与失眠有着本质区别,前者是身体自然调节的结果,后者则伴随着入睡困难、夜间频繁醒来、早醒后难以入睡等问题,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。
         导致老年人失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,其中生理机能的衰退是重要因素。随着年龄增长,体内褪黑素的分泌量逐渐下降,这种调节睡眠 – 觉醒周期的激素分泌减少,会使老年人夜间缺乏睡意,更容易出现昼夜颠倒的情况,比如白天昏昏欲睡,夜晚却精神亢奋。此外,老年人常伴随多种慢性疾病,如高血压、糖尿病、关节炎等,这些疾病带来的疼痛、不适会直接干扰睡眠;同时,服用某些药物也可能影响睡眠质量,形成恶性循环。
         除了生理因素,心理和环境因素也不容忽视。退休后的生活节奏变化、社交圈子缩小,可能让部分老年人产生孤独感、失落感,进而引发焦虑、抑郁等情绪,这些不良情绪会严重扰乱睡眠。农村地区的老年人还可能受到居住环境的影响,比如房屋隔音效果差、夜间照明不足或过度等,都可能成为影响睡眠的 “隐形杀手”。
         改善老年人的睡眠状况,需要从多方面入手。首先,要正确认识老年人的睡眠需求,在不影响白天社交活动的前提下,建议老年人保持每晚睡眠时间不少于 6 小时,不必因偶尔的睡眠时长波动而过度焦虑。其次,可通过调整生活习惯来改善睡眠,比如白天适当进行户外活动,增加光照时间,有助于调节褪黑素分泌;晚上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,睡前避免饮用浓茶、咖啡,可进行温水泡脚、听轻柔音乐等放松活动。
         对于因疾病或药物导致的失眠,应及时就医,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治疗方案,缓解症状对睡眠的影响。同时,家人和社会应给予老年人更多的关爱和陪伴,帮助他们排解心理压力,营造温馨、舒适的生活环境,让银发族能够拥有安稳的睡眠,安享晚年。
        关注老年人的睡眠健康,不仅是对个体生命质量的关怀,更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体现。让我们共同努力,为老年人编织一张守护睡眠的 “安全网”,让每个夜晚都能成为他们恢复精力、感受温暖的美好时光。

最新文章

血栓偏爱这 4 类食物,嘴馋可能埋下健康隐患

中医

 

阅读15217

警惕!血管有血栓,睡觉时可能出现这些症状

中医

 

阅读19229

正确认识血栓,别让健康被 “栓” 住!

皮肤

 

阅读16630

凌晨 3-4 点醒来?警惕身体发出的 “求救信号”

中医

 

阅读19579

一动就出汗 VS 不爱出汗的人,谁更虚?

皮肤

 

阅读13831

冀ICP备2024091110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