心脏如同身体里不知疲倦的 “永动机”,日复一日地为生命输送能量。然而,它的健康却常常被我们不经意的习惯所威胁。许多心脏疾病的发生并非突然降临,而是长期忽视细节的结果。想要让心脏保持活力,以下这四件事必须坚决避免,别等到问题出现才追悔莫及。

不注意控制饮食,是给心脏 “添堵” 的隐形杀手。现代饮食中,高盐、高油、高糖的食物随处可见,而过量摄入钠盐和水分,会直接加重心脏的负担。钠元素在体内积累过多时,会导致水钠潴留,引发四肢水肿,同时使血容量增加、血压升高。心脏为了对抗这种额外的压力,不得不加倍工作,长此以往,心肌会逐渐肥厚,功能也会随之衰退。因此,日常饮食中一定要严格控制盐分的摄入,每天不宜超过 5 克;饮水量也要适度,一般保持在每日 1.5 升以内即可。此外,还应减少高脂肪、高糖食物的摄入,多吃新鲜蔬果和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,为心脏 “减负”。
忽视监测身体指标,等于给心脏疾病 “放行”。对于患有高血压、糖尿病、高血脂等慢性疾病的人群来说,身体指标的波动往往是心脏出现问题的信号。如果不定期监测血压、血糖、血脂等指标,就很难及时发现异常,从而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。例如,高血压患者如果长期血压控制不佳,会导致心脏血管逐渐硬化,增加冠心病、心衰的发病风险;糖尿病患者若血糖波动过大,会损伤心脏的自主神经和血管内皮,影响心脏功能。因此,慢性疾病患者一定要养成定期监测身体指标的习惯,按照医生的建议调整治疗方案,将各项指标控制在合理范围内,为心脏筑起一道 “防线”。
轻视呼吸道传染,可能成为心脏衰竭的 “导火索”。呼吸道感染看似是小毛病,却可能对心脏健康造成严重威胁,尤其是对于心衰患者来说。就像王大爷,发病前一段时间感冒了,之后一直没好透,时不时咳嗽,但他没当回事,最终导致病情恶化。这是因为呼吸道感染会引起炎症反应,导致心率加快、体温上升,增加心脏的负荷。对于心脏功能本就较弱的人来说,这种额外的负担可能会诱发或加重心衰。因此,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预防呼吸道感染,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物,避免去人群密集的场所;勤洗手,保持室内空气流通。一旦出现感冒、咳嗽等症状,要及时就医治疗,切勿拖延。
盲目进行高强度运动,会给心脏 “埋下隐患”。适当的运动有助于增强心脏功能,但对于有潜在心脏病风险或基础疾病的老年人来说,盲目进行高强度运动则可能适得其反。王大爷平常特别喜欢运动,尤其喜欢做一些超越身体极限的运动,殊不知这种做法很容易发生意外。高强度运动时,心脏需要在短时间内输出大量血液,会使心肌耗氧量急剧增加,对于心脏功能不佳的人来说,可能会引发心绞痛、心肌梗死等严重后果。因此,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在运动前一定要咨询医生,根据自身的身体状况选择适合的运动项目和强度,如散步、太极拳、慢跑等轻度运动。运动时要注意循序渐进,避免突然加大运动量,同时要密切关注身体反应,一旦出现不适,应立即停止运动并及时就医。

心衰是导致国人死亡的重要诱因之一,它的发生是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,与我们的日常生活习惯密切相关。保护心脏健康,需要从细节做起,坚决避免上述四件事。日常要多关注身体的异常表现,如出现胸闷、气短、心悸、水肿等症状,要及时就医检查,做到早发现、早治疗。只有用心呵护心脏,才能让生命的 “永动机” 持续运转,为我们的健康保驾护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