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 99健康网

频繁抽动?警惕身体发出的健康警报

2025-08-15
          在寂静的夜晚,当我们沉入梦乡时,偶尔的身体一抖是再正常不过的现象,就像身体的一次 “小激灵”,通常不会引起我们过多的关注。然而,若这种抽动频繁上演,那就绝非小事了,很可能是身体在向我们发出 “报警信号”。浙江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徐珊瑚副主任医师提醒,正常的睡眠惊跳往往是一次性且短暂的,可一旦出现连续多次的惊跳,我们就必须提高警惕,因为这背后可能隐藏着四种疾病的隐患。
          脑部病变是导致入睡抽动频繁的一大 “元凶”。大脑作为人体的 “司令部”,掌控着全身的神经活动,当脑部出现病变,如脑干功能障碍、肿瘤等情况时,会直接影响中枢神经的正常运作,进而导致入睡时频繁抽动。这类患者除了抽动外,还常常会伴随着头痛、头晕等不适症状。这些症状就像一个个提示牌,告知我们脑部可能出现了问题。一旦出现这些情况,切不可掉以轻心,应及时到医院进行脑部相关检查,如头颅 CT、核磁共振等,以便尽早发现病变并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,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。
         低钙血症也是引发身体频繁抽动的常见原因之一。钙在人体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,尤其是对于肌肉神经的正常功能维持。当血液中钙离子含量过少时,肌肉神经的兴奋性会显著增加,从而导致四肢出现抽动、麻木等症状。这种情况在青少年、孕妇以及老年人中较为常见,因为青少年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,对钙的需求量较大;孕妇需要为胎儿提供充足的钙,容易出现自身钙缺乏;老年人则因钙吸收能力下降,易发生缺钙现象。对于低钙血症患者,及时补充钙剂和维生素 D 是关键,同时在日常生活中多食用富含钙的食物,如牛奶、豆制品、海鲜等,有助于改善钙缺乏的状况,减少抽动症状的发生。
         癫痫患者也可能出现睡眠中异常抖动的表现。癫痫是一种由于大脑神经元异常放电而引起的慢性疾病,其症状多种多样,短暂的肌肉痉挛就是癫痫的一个典型表现。这种抽动往往毫无征兆,可能在睡眠中的任何时刻发生,且发作频率和程度也各不相同。对于有癫痫病史的人来说,若睡眠中抽动频繁,可能意味着病情没有得到有效控制,需要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。而对于没有癫痫病史的人,若频繁出现睡眠中异常抽动,也应引起重视,及时到医院进行脑电图等相关检查,以排除癫痫的可能。
         从中医的角度来看,睡眠中抽动现象还与肝肾亏虚有关。中医认为,肝主血液储藏,肾主精气储藏,肝肾在人体的生理功能中起着重要作用。当肝肾功能下降时,人体的气血和精气就会不足,从而导致入睡困难、夜间盗汗等情况,同时还可能伴随乏力、手脚发热等症状,抽动也就在所难免。对于肝肾亏虚的人,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调养,保持规律的作息,避免过度劳累,同时可以通过食用一些具有滋补肝肾作用的食物,如枸杞、黑芝麻、核桃等进行调理。必要时,也可以寻求中医的帮助,通过服用中药来改善肝肾功能,缓解抽动等不适症状。
         总之,睡眠时偶尔的身体抖动无需担忧,但当抽动频繁出现时,我们一定要提高警惕,这很可能是身体在向我们发出的 “报警信号”。我们要及时关注身体的这些变化,尽早到医院进行相关检查,明确病因,并采取相应的治疗和调理措施,才能更好地维护身体健康。

最新文章

被忽视的尿液,竟是健康 “信号灯”​

中医

 

阅读12369

睡觉腿抽筋:不止是缺钙那么简单

中医

 

阅读18283

深夜惊魂?那记突然的抽搐,藏着身体的小秘密​

中医

 

阅读18242

晨起养生:按序做好六件事,为健康蓄力​

中医

 

阅读11121

频繁抽动?警惕身体发出的健康警报

肿瘤

 

阅读14390

冀ICP备2024091110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