眼睛是人体重要的感觉器官,被誉为 “心灵的窗户”,它能帮助我们感知外界的色彩、形状、运动等信息,是我们认识世界、与他人交流的重要工具。然而,在现代社会,随着电子产品的普及、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不良用眼习惯的影响,眼科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,保护眼科健康已成为当务之急。从健康角度出发,了解常见眼科疾病、成因及防护方法,对维护眼睛健康具有重要意义。
常见的眼科疾病种类繁多,如近视、远视、散光、干眼症、结膜炎、角膜炎、白内障、青光眼、黄斑病变等,这些疾病不仅影响视力,还可能导致严重的视力障碍,甚至失明,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带来极大不便。


近视是目前最常见的眼科疾病之一,尤其在青少年群体中发病率极高。据统计,我国青少年近视率已超过 50%,且呈现低龄化、高发化趋势。近视的发生与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密切相关。遗传因素是近视发生的基础,父母双方或一方近视的孩子,近视的发病率明显高于父母无近视的孩子。环境因素则是近视发生的重要诱因,长期近距离用眼、户外活动时间不足、不良用眼习惯等,都会导致眼球前后径过长,晶状体屈光力增强,使平行光线聚焦在视网膜前方,形成近视。


干眼症也是近年来发病率较高的眼科疾病,主要与泪液分泌不足、泪液蒸发过快、泪液质量异常等因素有关。随着电子产品的广泛使用,人们长时间盯着屏幕,眨眼次数减少,导致泪液蒸发加快;长期处于空调环境中,空气干燥,也会加速泪液蒸发;此外,年龄增长、内分泌失调、眼部手术、长期使用某些药物等因素,也会导致干眼症的发生。干眼症患者会出现眼睛干涩、异物感、烧灼感、畏光、视物模糊、眼睛疲劳等症状,严重时会影响角膜健康,导致角膜上皮损伤。
结膜炎是常见的眼部感染性疾病,根据病因可分为细菌性结膜炎、病毒性结膜炎、过敏性结膜炎等。细菌性结膜炎主要由细菌感染引起,常表现为眼睛红肿、疼痛、分泌物增多;病毒性结膜炎由病毒感染所致,具有传染性,症状包括眼睛充血、异物感、流泪、分泌物增多,常伴有眼睑水肿、耳前淋巴结肿大;过敏性结膜炎则是由接触过敏原引起的,主要症状为眼睛瘙痒、红肿、流泪、分泌物增多,症状常反复发作。


白内障是一种常见的老年性眼科疾病,主要与年龄增长、晶状体老化、混浊有关。随着年龄增长,晶状体中的蛋白质会逐渐变性、凝固,导致晶状体透明度降低,影响光线进入眼内,造成视力下降。此外,长期紫外线照射、糖尿病、高血压、遗传因素、眼部外伤、长期使用某些药物等,也会加速白内障的发生和发展。
注意眼部卫生,避免用手揉眼睛,防止细菌、病毒感染。使用化妆品、护肤品时,应选择质量合格、无刺激的产品,避免化妆品进入眼睛。若眼睛出现不适,如异物感、瘙痒、红肿等,应及时用干净的清水冲洗,若症状未缓解,应及时就医,避免自行用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