皮肤作为人体最大的器官,不仅是身体的天然屏障,还直接影响着我们的外貌和自信。在全民关注健康的时代,皮肤护理也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环节。
随着夏季紫外线辐射增强,科学防晒又成为热点话题。5 月 25 日全国护肤日,权威专家提示:防晒绝非仅仅是为了美观,更是预防多种皮肤疾病的关键举措。皮肤老化主要分为自然老化和日光老化,日光老化从青春期就开始积累,60 岁以后会有显著性差异。日光老化主要来自紫外线的伤害,长波紫外线能够深入皮肤真皮层,导致皮肤变黑,还会破坏胶原蛋白和弹性纤维,加速皮肤老化;中波紫外线主要作用于皮肤表皮层,是引起皮肤晒伤、红肿、疼痛的 “元凶”。


防晒要从娃娃抓起。1 岁以下的婴儿皮肤娇嫩,对化学物质的耐受性较差,如需防晒,应避免使用防晒霜,可采用物理防晒方式,如使用遮阳伞、为婴儿穿上长袖长裤、戴上宽边遮阳帽等。1 岁以上的孩子可逐渐开始使用标注适用年龄的儿童防晒产品,家长在给孩子使用防晒霜前,应进行过敏测试。需要注意的是,气雾型防晒霜虽然使用方便,但存在误吸风险,尤其对于呼吸道较为敏感的儿童来说,应慎用。
许多女性为了追求美白,存在过度防晒现象。紫外线防护是为了预防皮肤疾病和老化,属于健康刚需,而美白产品属于美容范畴,旨在改善皮肤色泽,提升外在形象。对于进行医美项目的人群来说,术后防晒不可少。像激光、光子嫩肤等医美项目,在治疗过程中会暂时破坏皮肤屏障,使皮肤变得更加敏感脆弱。若术后忽视防晒,紫外线很容易刺激皮肤,引发色素沉着,影响治疗效果。应首选物理防晒方式,待皮肤恢复一段时间、屏障功能逐渐完善后,再根据需要叠加使用化学防晒产品。


中波紫外线可助力人体合成维生素 D,对皮肤和骨骼健康意义重大,缺乏维生素 D 可能引发骨质疏松症,损害身体健康,适当接受日光照射是有益处的,可选择不晒脸部,晒晒胳膊、腿等部位,每天晒 20 分钟左右即可。但长波紫外线具有很强的穿透力,能够穿透云层和玻璃,因此,即使在室内、阴天或冬天,皮肤也会受到一定程度的紫外线辐射,不能忽视防晒工作。
近年来,皮肤肿瘤发病率持续上升。紫外线辐射是诱发皮肤肿瘤的关键因素之一,对于已确诊患者,科学防晒不仅是预防复发的核心措施,更是降低新发皮肤肿瘤风险的重要手段。皮肤肿瘤患者的防晒需从 “基础防护” 升级为 “治疗级防护”,应避免上午 10 点至下午 4 点的强紫外线时段外出,严禁日光浴或美黑行为;全年需无间断防晒,阴天或室内也需防护;选择高倍广谱防晒霜,并每两小时补涂一次。此外,患者需定期自查皮肤变化,每年接受专业检查。


除了防晒,日常的皮肤清洁、保湿也十分重要。要根据自己的肤质选择合适的清洁产品和护肤品,避免过度清洁和使用刺激性强的产品,以免破坏皮肤屏障。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,如充足的睡眠、合理的饮食、适度的运动等,也有助于维持皮肤的健康状态。让我们从现在开始,用心呵护肌肤,让它绽放出健康光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