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 99健康网

肿瘤防治:科学认知与中西医协同守护生命健康

2025-09-08
在全球健康领域,肿瘤始终是备受关注的重大议题。据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,2020 年全球新发癌症病例达 1929 万例,死亡病例超 996 万例,且发病率仍呈逐年上升趋势。面对肿瘤这一 “健康杀手”,人们往往存在恐惧与认知误区,而科学的防治理念、合理的干预方式,才是抵御肿瘤威胁的关键。从健康角度出发,我们需打破认知壁垒,融合中西医优势,构建 “预防 – 筛查 – 治疗 – 康复” 全周期的肿瘤健康管理体系。

一、走出肿瘤认知误区,建立科学应对心态

提及肿瘤,许多人首先联想到 “绝症”“无药可救”,这种片面认知不仅加剧心理焦虑,更可能延误治疗时机。事实上,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,肿瘤已从 “不治之症” 逐渐向 “可防可治” 转变。以早期乳腺癌为例,通过规范治疗,5 年生存率可达 90% 以上;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经过科学干预,10 年生存率甚至超过 95%。这些数据表明,肿瘤的预后与发现时间、病理类型、治疗方案密切相关,“早发现、早诊断、早治疗” 是提升治愈率的核心原则。
同时,“肿瘤等于疼痛”“化疗一定会脱发” 等误区也需纠正。并非所有肿瘤都会引发疼痛,早期肿瘤多无明显症状,而疼痛往往出现在中晚期;化疗药物虽可能影响毛囊细胞,但并非所有患者都会脱发,且脱发多为暂时性,治疗结束后头发会逐渐恢复生长。

二、中西医协同治疗,为肿瘤患者提供多元方案

在肿瘤治疗领域,西医与中医各有优势,二者协同配合,可实现 “1+1>2” 的治疗效果。西医的手术、化疗、放疗、靶向治疗、免疫治疗等手段,能快速清除肿瘤病灶、抑制癌细胞扩散,在肿瘤治疗的急性期发挥关键作用。
中医则注重从整体出发,强调 “扶正固本”“辨证施治”,在肿瘤治疗的全程均可发挥重要作用。在放化疗期间,中医可通过健脾和胃、益气养血、清热解毒等方法,减轻放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、食欲不振、白细胞减少、乏力等副作用,帮助患者维持身体机能,顺利完成治疗周期。中医通过调理脏腑功能、改善气血运行,可降低肿瘤复发转移的风险,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。

三、重视肿瘤预防,从生活细节筑牢健康防线

“上医治未病”,相比治疗,肿瘤的预防更为重要。肿瘤的发生是一个长期、多因素作用的过程,遗传因素无法改变,但通过调整生活方式、改善环境因素,可显著降低肿瘤发病风险。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指出,约 40% 的癌症可以通过合理的生活方式预防,这为我们的健康防护提供了明确方向。
在饮食方面,应坚持 “均衡营养、清淡饮食” 的原则,减少高油、高盐、高糖食物的摄入,避免食用霉变、腌制、熏烤等加工食品。霉变食物中含有的黄曲霉素是强致癌物,与肝癌的发生密切相关;腌制食品中的亚硝酸盐在体内可转化为亚硝胺,增加胃癌、食管癌的发病风险。同时,要增加新鲜蔬菜、水果、全谷物、优质蛋白的摄入,如西兰花、菠菜、苹果、橙子、燕麦、鱼肉、豆制品等,这些食物富含维生素、矿物质、膳食纤维和优质蛋白,能增强机体免疫力,抑制癌细胞生长。
肿瘤并非不可战胜的 “洪水猛兽”,只要我们建立科学的认知、坚持中西医协同治疗、重视日常预防,就能有效降低肿瘤的威胁。在未来,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,肿瘤治疗手段将更加精准、高效,肿瘤防治体系也将更加完善。让我们从现在做起,关注健康细节,积极践行科学的生活方式,为自己和家人筑起一道坚实的肿瘤 “防护墙”。

最新文章

眼科保健:擦亮心灵之窗

眼科

 

阅读14241

皮肤护理:呵护肌肤,绽放光彩

皮肤

 

阅读18917

男科健康:守护男性 “生命腺”

男科

 

阅读11203

中医:古老智慧,点亮现代健康生活

中医

 

阅读10394

不孕不育:打破阴霾,迎接希望

不孕

 

阅读14204

冀ICP备2024091110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