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 99健康网

干眼症:被忽视的 “眼疲劳”,正在悄悄损伤你的视力

2025-11-14
“盯着屏幕久了眼睛发涩、风吹后流泪不止、傍晚看东西模糊重影”,这些看似常见的 “眼疲劳” 症状,实则可能是干眼症发出的信号。据我国眼科临床数据统计,20-45 岁人群中干眼症发病率已达 23%,其中长期使用电子设备的上班族、学生群体更是高危人群。很多人将干眼症等同于 “眼睛缺水”,简单依赖眼药水缓解,却忽视了其对视力的潜在危害。
干眼症并非单纯的 “眼干”,而是泪液分泌异常或泪膜不稳定导致的眼部疾病。健康的泪膜由外到内分为脂质层、水液层和黏蛋白层,三层结构协同作用,既能保持眼球湿润,又能维持屈光系统稳定。当脂质层分泌不足(如睑板腺功能障碍)、水液层缺失(如长期处于空调环境)或黏蛋白层受损(如长期使用含防腐剂的眼药水)时,泪膜破裂时间缩短,就会引发眼睛干涩、异物感、畏光等症状。若长期未得到干预,泪膜持续不稳定会导致角膜上皮受损,严重时可能引发角膜溃疡,甚至影响视力。
不同人群的干眼症成因存在明显差异。办公族多为 “视频终端综合征” 相关干眼,长时间盯着屏幕会使眨眼次数从每分钟 15-20 次降至 5-8 次,导致泪液蒸发过快;老年人则以睑板腺功能退化为主,睑板腺分泌的脂质减少,无法有效锁住泪液;佩戴隐形眼镜的人群,镜片会吸收眼表水分,还可能堵塞睑板腺开口,加重干眼症状;此外,长期使用抗抑郁药、降压药等药物,或患有类风湿关节炎、糖尿病等全身性疾病,也会增加干眼症的发病风险。
科学应对干眼症需遵循 “精准诊断 + 分层护理” 原则。首先应到医院进行泪液分泌试验、泪膜破裂时间检测等专业检查,明确干眼类型和严重程度。轻度干眼可通过调整生活习惯改善:每使用电子设备 40 分钟休息 5 分钟,有意识地多眨眼;在空调房放置加湿器,将空气湿度保持在 40%-60%;热敷眼睑(温度 40-45℃,每次 10-15 分钟),促进睑板腺脂质分泌。中度干眼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不含防腐剂的人工泪液,补充眼表水分;若存在睑板腺功能障碍,需配合睑板腺按摩、强脉冲光治疗等物理手段,疏通睑板腺导管。重度干眼则可能需要佩戴湿房镜、进行泪小点栓塞术,减少泪液排出,维持眼表湿润。
需要警惕的是,盲目使用网红 “缓解疲劳眼药水” 可能加重干眼。这类眼药水多含血管收缩剂,长期使用会导致眼表血管依赖,停药后反而加重充血;部分产品含防腐剂,会破坏眼表黏蛋白层,加剧泪膜不稳定。此外,很多人认为 “干眼症无法治愈” 而放弃干预,实际上通过规范护理,80% 以上的轻度、中度干眼患者症状可明显缓解,避免病情进展。
眼睛是感知世界的重要窗口,而干眼症正是这扇 “窗口” 的隐形威胁。与其等到症状加重才寻求治疗,不如从现在开始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,关注眼表健康,让 “清晰视野” 伴随日常生活的每一刻。

最新文章

干眼症:被忽视的 “眼疲劳”,正在悄悄损伤你的视力

眼科

 

阅读10455

医美术后护理指南:避开误区才能效果翻倍 !

皮肤

 

阅读19283

肌肤屏障修复:破解敏感、干燥的底层逻辑

皮肤

 

阅读19026

关注生活方式:远离不孕不育的隐形威胁

不孕

 

阅读18557

辅助生殖技术:不孕家庭的希望之光

不孕

 

阅读13586

冀ICP备2024091110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