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 99健康网

中老年眼病预防:守护 “夕阳视力”,安享晚年生活

2025-10-10
随着年龄增长,人体各器官功能逐渐衰退,眼睛也不例外。白内障、青光眼、黄斑变性等常见眼病,成为威胁中老年人视力健康的 “隐形杀手”。这些眼病早期症状往往不明显,若未能及时发现和治疗,可能导致视力不可逆损伤,甚至失明,严重影响中老年人的生活质量。了解中老年常见眼病的特点,做好预防与干预,是守护 “夕阳视力” 的关键。
白内障是中老年人最常见的眼病之一,60 岁以上人群发病率超过 50%。其主要成因是晶状体老化、混浊,导致光线无法正常进入眼内,表现为视力逐渐下降、看东西模糊,如同隔着一层雾,夜间看灯光时可能出现光晕。许多人认为 “白内障要等成熟了再手术”,这种观念早已过时。如今,微创手术技术成熟,当白内障影响到正常生活(如看不清报纸、走路容易磕碰)时,即可通过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,术后视力恢复快,能有效改善生活质量。预防白内障,需注意避免长期紫外线照射,外出时佩戴太阳镜;减少高糖、高脂饮食,多吃富含维生素 C、维生素 E 的食物,如橙子、坚果等;同时控制好血糖、血压,避免眼部外伤。
青光眼则是一种 “沉默的致盲眼病”,其典型特征是眼压升高,压迫视神经导致视野逐渐缩小,早期可能仅表现为眼胀、头痛,或夜间看东西出现彩虹样光晕,容易被误认为是疲劳或高血压引起的不适,从而延误治疗。青光眼造成的视神经损伤无法逆转,一旦发展到晚期,即使手术也难以恢复视力。因此,40 岁以上人群尤其是有青光眼家族史、高度近视或糖尿病的高危人群,应每年进行一次眼压检查和视野检查,做到早发现、早治疗。日常生活中,中老年人要避免长时间低头、弯腰,防止眼压突然升高;保持情绪稳定,避免过度激动,减少青光眼急性发作的风险。
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主要影响视网膜中央的黄斑区,而黄斑区是负责精细视觉的关键部位,一旦受损,会导致中心视力下降,表现为看东西变形、中央出现黑影,比如看书时某个字突然模糊或扭曲。这种眼病的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上升,70 岁以上人群发病率可达 30%。预防黄斑变性,需注意控制血压、血糖,避免吸烟(吸烟会显著增加发病风险);减少电子屏幕使用时间,避免强光直射眼睛;饮食上多摄入富含叶黄素、玉米黄质的食物,如菠菜、玉米、蓝莓等,这些营养素能保护黄斑区免受氧化损伤。对于已确诊的患者,早期可通过服用抗氧化药物延缓病情进展,晚期则需通过激光或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注射治疗,防止视力进一步恶化。
中老年人的视力健康,直接关系到其晚年生活的幸福感和独立性。定期进行眼科检查、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、积极控制基础疾病,是预防中老年眼病的核心措施。只有重视眼部健康,才能让中老年人在岁月流逝中依然拥有清晰视力,安享幸福晚年。

最新文章

中老年眼病预防:守护 “夕阳视力”,安享晚年生活

眼科

 

阅读14175

青少年近视防控:别让 “小眼镜” 困住孩子的未来

眼科

 

阅读11769

夫妻溶血备孕:做好护理与心理调节,为好孕保驾护航

男科

 

阅读11263

从绝望到希望:夫妻溶血患者的备孕逆袭之路

妇科

 

阅读19889

夫妻溶血:阻碍受孕的 “隐形杀手”,科学认知是关键

不孕

 

阅读14859

冀ICP备2024091110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