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 99健康网

男科健康:打破认知误区,守护男性生理与心理双重健康

2025-10-14

提到健康话题,男性往往是“沉默的群体”——他们总觉得“身体硬朗不用查”“小毛病忍忍就好”,尤其面对男科问题时,更是因“面子”或“羞耻感”选择回避,导致不少疾病被拖延,不仅影响生理健康,还可能引发心理压力(如自卑、焦虑)。事实上,男科健康与女性健康同等重要,无需讳疾忌医,只要打破认知误区,做好日常养护与科学应对,就能让男性远离疾病困扰,保持生理与心理的双重健康。

前列腺健康,是成年男性的 “重点守护对象”。前列腺炎与前列腺增生是男性高发问题,其中前列腺炎多见于 20-40 岁男性,主要表现为尿频、尿急、尿痛(排尿时尿道灼热或疼痛)、排尿困难(尿线变细、尿不尽),部分患者还会伴随下腹部、会阴部或腰骶部疼痛,甚至出现性功能异常(如早泄、勃起功能障碍)。很多人误以为前列腺炎是 “性病” 或 “老年病”,其实不良生活习惯是主要诱因:长期久坐(如司机、办公室职员)会压迫前列腺,导致血液循环不畅;频繁憋尿会使膀胱充盈压迫前列腺,引发炎症;熬夜、酗酒、吸烟、长期吃辛辣刺激性食物,也会刺激前列腺充血,增加发病风险。预防前列腺炎,需避免久坐(每小时起身活动 5 分钟)、及时排尿,保持规律作息与清淡饮食,适度运动(如慢跑、游泳)可促进前列腺血液循环。若出现症状,应到正规医院男科就诊,通过前列腺液检查、尿常规等明确诊断,遵医嘱进行药物治疗与物理治疗,切勿轻信 “偏方” 或 “根治广告”。
男性性功能与生育能力问题,需科学看待与应对。勃起功能障碍(ED)和少弱精症,是困扰男性的常见问题,却因涉及 “尊严” 常被刻意隐瞒。勃起功能障碍并非 “衰老的必然”,除了年龄因素,高血压、糖尿病、高血脂等慢性疾病,长期熬夜、精神压力大、吸烟酗酒等生活习惯,以及焦虑、抑郁等心理问题,都可能导致 ED。出现症状时,男性往往因自卑不敢就医,其实通过调整生活方式(如戒烟限酒、规律运动、缓解压力)、治疗基础疾病,或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,多数 ED 问题可得到改善。少弱精症则直接影响生育能力,除了前文提到的生活习惯(熬夜、久坐、高温环境),长期接触重金属、辐射(如长期使用电脑、手机)、精索静脉曲张等,也会导致精子质量下降。预防少弱精症,需避免长期处于高温环境(如泡温泉、蒸桑拿),减少辐射接触,保持均衡饮食(多吃富含锌、硒的食物,如牡蛎、坚果、瘦肉)。若备孕一年以上未成功,夫妻双方应共同到医院检查,男性需做精液常规检查,明确精子质量后针对性调理(如补充营养素、治疗精索静脉曲张),切勿自行购买 “壮阳药” 或 “生精药”。
男性生殖系统感染,需重视预防与规范治疗。尿道炎、附睾炎、睾丸炎是常见感染性疾病,其中尿道炎主要表现为尿道口红肿、尿频尿急尿痛、尿道口流脓,多由细菌(如大肠杆菌)或支原体、衣原体感染引起,常与不注意个人卫生、不洁性生活、包皮过长有关。附睾炎则表现为阴囊坠胀疼痛、附睾肿大,若治疗不及时可能影响精子生成。预防感染,要保持外阴清洁,每日清洗阴囊与阴茎,包皮过长者应翻开包皮清洁污垢(避免包皮垢堆积引发炎症);性生活前后注意清洁,避免多个性伴侣;出现感染症状时,需及时就医,遵医嘱使用抗生素规范治疗,避免擅自停药导致病情反复,甚至引发慢性炎症或影响生育。
打破 “男性无需关注生殖健康” 的误区,是守护男性健康的第一步。建议成年男性每年进行一次男科检查,包括生殖系统超声、精液常规(备孕男性)、前列腺检查等;日常保持健康生活方式,学会释放压力,避免因 “隐忍” 忽视身体发出的不适信号。只有正视男科健康,才能让男性在承担家庭与社会责任的同时,拥有健康的身体与积极的心态,从容面对生活的挑战。

最新文章

干眼症:被忽视的 “眼疲劳”,正在悄悄损伤你的视力

眼科

 

阅读13316

医美术后护理指南:避开误区才能效果翻倍 !

皮肤

 

阅读10609

肌肤屏障修复:破解敏感、干燥的底层逻辑

皮肤

 

阅读16107

关注生活方式:远离不孕不育的隐形威胁

不孕

 

阅读10814

辅助生殖技术:不孕家庭的希望之光

不孕

 

阅读11140

冀ICP备2024091110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