提到男科疾病,前列腺炎常被贴上“中老年专属”“难以治愈”的标签,实则不然。最新临床数据显示,我国前列腺炎发病率约为8.4%,其中20-40岁的青壮年男性占比高达65%,且因久坐、熬夜、压力大等不良生活习惯,发病率正逐年年轻化。更令人担忧的是,由于认知误区和“羞耻感”,约70%的患者会延误就医,导致病情反复。

前列腺炎的症状容易与 “尿路感染” 混淆,导致误诊误治。35 岁的程序员王先生近期频繁出现尿频、尿急,排尿时还伴有尿道灼热感,他自行购买抗生素服用后症状暂时缓解,停药后却加重,甚至出现下腹部隐痛、性生活后不适。就医后才确诊为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 —— 这也是前列腺炎中最常见的类型,占比约 90%,并非由细菌感染引起,盲目使用抗生素不仅无效,还可能破坏菌群平衡。
很多男性对前列腺炎存在两大认知误区:一是认为 “前列腺炎会导致前列腺癌”,实则两者无直接关联,前列腺炎是前列腺组织的炎症反应,而前列腺癌与遗传、年龄、雄激素水平等因素相关,无需过度恐慌;二是觉得 “症状消失就是治愈”,事实上,慢性前列腺炎的治疗需要一定周期,即使症状缓解,也需巩固调理,否则易复发。

科学应对前列腺炎,需先分清类型再对症处理:对于细菌性前列腺炎,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敏感抗生素,疗程通常为 4-6 周,避免擅自停药;对于非细菌性前列腺炎,治疗核心是 “改善症状、减少复发”—— 可通过温水坐浴(40℃左右温水,每次 15-20 分钟)缓解盆底肌肉紧张,配合 α 受体阻滞剂(如坦索罗辛)改善排尿不适,若伴有疼痛,可短期使用非甾体抗炎药(如布洛芬)。
预防前列腺炎比治疗更重要,尤其是青壮年男性,需注意这几点:避免久坐,每工作 1 小时起身活动 5-10 分钟,减少前列腺压迫;控制性生活频率,避免过度纵欲或长期禁欲,保持前列腺正常代谢;多喝水、不憋尿,每天饮水量建议在 1500-2000 毫升,通过尿液冲洗尿道,减少细菌滋生;远离辛辣刺激食物和酒精,避免刺激前列腺充血。

前列腺炎并非 “不治之症”,更不是 “难言之隐”。当出现尿频、尿急、下腹部或会阴部不适时,及时到正规医院男科就诊,通过科学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,绝大多数患者都能摆脱困扰,恢复正常生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