眼睛是人体感知世界的重要器官,然而在现代生活中,受不良用眼习惯、环境因素及年龄增长等影响,各类眼科问题频发,不仅影响视力健康,还可能降低生活质量。了解常见眼科问题的成因、症状及科学应对方法,对保护眼部健康至关重要。


近视是当下最普遍的眼科问题之一,尤其在青少年群体中发病率居高不下。其成因主要包括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:若父母双方或一方近视,子女近视概率会显著增加;而长期近距离用眼(如频繁使用手机、电脑)、户外活动不足、照明环境不佳等,会进一步加剧近视的发生与发展。近视患者的典型症状为看远处物体模糊,如看不清黑板字迹、路牌标识等,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眼疲劳、干涩、头晕等不适。应对近视,首先需通过专业眼科检查明确近视度数,佩戴合适的框架眼镜或隐形眼镜矫正视力;青少年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角膜塑形镜,延缓近视进展;同时要养成良好用眼习惯,每用眼 40 分钟休息 5-10 分钟,多参与户外活动,保证每天至少 2 小时的户外光照时间。


干眼症也是现代人群高发的眼科问题,多见于长期使用电子设备、处于空调环境或年龄较大的人群。正常情况下,眼睛表面会覆盖一层泪膜,起到润滑、保护眼球的作用,而干眼症患者因泪液分泌不足、泪液蒸发过快或泪液质量不佳,导致泪膜不稳定,无法有效保护眼球。患者常表现为眼睛干涩、异物感、烧灼感,部分人还会出现视物模糊、畏光、眼睛发红等症状,严重时可能影响视力。缓解干眼症,需先调整生活习惯:减少电子设备使用时间,使用时保持 30-40 厘米的距离,开启设备的 “护眼模式”;在空调房内放置加湿器,保持空气湿度在 40%-60%;避免频繁揉眼,防止损伤眼表。症状明显时,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人工泪液滴眼液补充泪液,严重者需接受睑板腺按摩、强脉冲光治疗等专业干预。


白内障则是中老年人常见的致盲性眼科问题,主要与年龄增长导致的晶状体老化相关,此外,长期紫外线照射、糖尿病、眼部外伤、长期使用某些药物(如糖皮质激素)也可能诱发白内障。晶状体是眼睛内负责聚焦光线的重要结构,正常情况下呈透明状,而白内障患者的晶状体逐渐混浊,阻碍光线进入眼内,导致视力下降。患者早期症状多为视物模糊,如看东西像隔了一层雾,还可能出现近视度数突然加深、看东西重影、对光线敏感度下降等情况,随着病情进展,视力会逐渐恶化,最终可能完全失明。目前治疗白内障最有效的方法是手术治疗,通过 “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”,将混浊的晶状体摘除,植入人工晶状体,多数患者术后视力可明显恢复。日常生活中,中老年人需注意防晒,外出时佩戴太阳镜,避免紫外线直接照射眼睛;患有糖尿病的人群要积极控制血糖,减少并发症对眼部的损害;定期进行眼科检查,做到早发现、早治疗。
眼部健康需要长期呵护,无论是青少年、成年人还是中老年人,都应重视眼部保健,定期进行眼科检查,及时发现并处理眼科问题,才能让 “心灵的窗户” 始终明亮清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