夏日炎炎,蚊虫肆虐,风油精和清凉油成了许多家庭的 “消暑神器”。它们凭借提神醒脑、驱蚊止痒的功效,常年占据家庭药箱的一席之地。然而,这两种看似普通的外用药品,却藏着不少使用误区,90% 的人可能都在不经意间用错了。

很多人觉得风油精和清凉油功效相似,成分也差不太多,于是习惯将两者混合使用,认为这样能 “强强联手”,增强效果。但实际上,这种做法大错特错。风油精的主要成分是薄荷脑、水杨酸甲酯、樟脑等,而清凉油则以薄荷脑、薄荷素油、樟脑、桉油等为核心成分。虽然两者都含有薄荷脑和樟脑,但配比和辅料存在差异,作用机制也各有侧重。风油精更偏向于提神和缓解轻微疼痛,清凉油则在驱蚊和缓解皮肤瘙痒方面效果更显著。
将两者混用,不仅无法达到增强功效的目的,反而可能因为成分叠加,对皮肤产生过度刺激。尤其是对于皮肤敏感的人来说,混用后可能出现红肿、灼热、刺痛等不适症状,严重的还可能引发接触性皮炎。此外,樟脑成分过量接触,还可能对神经系统产生不良影响,出现头晕、头痛、恶心等症状。
除了不能混用,风油精也并非人人适用,以下四类人群尤其要注意避免使用。
孕妇是风油精的 “高危人群”。女性在孕期,体内的葡萄糖磷酸脱氢酶水平会明显降低,而风油精中含有的樟脑成分,在这种情况下更容易通过胎盘屏障进入胎儿体内。樟脑对胎儿的生长发育有潜在危害,尤其是在怀孕前 3 个月,胎儿各器官正处于分化形成的关键时期,此时接触樟脑,可能增加胎儿畸形、发育迟缓的风险。因此,为了胎儿的健康,孕妇应尽量避免使用风油精,即使是偶尔少量接触,也需格外谨慎。
婴幼儿的身体机能尚未发育完全,同样存在葡萄糖磷酸脱氢酶偏低的问题。而且婴幼儿的皮肤娇嫩,角质层较薄,风油精中的樟脑成分很容易透过皮肤进入血液。一旦樟脑进入血液,会刺激血液中的胆红素分泌,导致胆红素代谢异常,增加婴幼儿患上高胆红素血症(黄疸)的风险。黄疸严重时,可能会损伤婴幼儿的神经系统,留下终身后遗症。所以,对于 3 岁以下的婴幼儿,家长应坚决避免使用风油精。
皮肤有烫伤、烧伤或破损的人,也不宜使用风油精。烫伤或破损的皮肤,其保护屏障已经遭到破坏,此时涂抹风油精,其中的刺激性成分会直接刺激伤口,导致剧烈疼痛。同时,风油精中的成分还可能影响伤口的正常愈合,增加感染的几率,给伤口带来二次伤害。因此,皮肤有损伤时,应选择专门的烫伤药膏或消毒用品,而非风油精。
对风油精成分过敏的人群,使用风油精更是禁忌。风油精中含有多种植物精油,如薄荷油、桉油等,这些成分可能会引起部分人的过敏反应。过敏者使用后,可能会出现皮肤瘙痒、红斑、丘疹,甚至呼吸困难等严重过敏症状。因此,在使用风油精前,若曾经有过对类似成分过敏的经历,应避免使用;首次使用时,可先在耳后或手腕内侧小面积涂抹,观察 24 小时无异常后,再正常使用。

风油精和清凉油虽然是家庭常备的实用药品,但在使用时必须严格遵守禁忌。混用不仅无效还可能伤身,特殊人群更要提高警惕。在使用任何药品前,仔细阅读说明书,了解适用人群和注意事项,才能让这些 “小药瓶” 真正发挥作用,为我们的健康保驾护航。